如何挑選網球線?網球線的種類/線徑/磅數的差別是什麼?

正所謂,三分球拍,七分球線,以價格來說佔比不高的網球線,卻佔了擊球中的七成手感,學問其實很多,也很好玩,本文由ERSA 穿線師Vincent,解析不同的種類/線徑/磅數方式來告訴你,初學者到進階的網球選手,如何找到適合你的網球線。

ERSA-Tennis Stringer Certificate

1. 網球線的種類

現今主要的網球線分為四大種,主要的差異是手感/彈性/咬球/耐用,而現今最主流的聚酯線-Polyster,會是最適合你的線嗎? 我們來看看。 

聚酯線 Polyster - 俗稱的硬線

第一代的聚酯線為單芯結構,目前大概市場上90%的球員都採用此球線類型,優點是非常的耐用,不易受濕度跟溫度影響,適合高強度擊球和力量型球員或是天天打球的球員。它能夠承受較大的擊球力量而不易斷裂,對於適合經常參加比賽或訓練的球員(常斷線的球員),比較省錢。

不過學長我,不建議初學者採用,因為它會讓你很久都打不斷線,對於女生來說,大概不會有打斷的一天了,以現今主流的四種球線來說,它的掉磅速度最快。

再者,因為聚酯線較硬,會對手臂造成額外壓力,對於有手腕有傷或是網球肘的球員不太適合,雖然現今的聚酯線進化到第三代了,使用合成聚酯的復絲結構來提高球感,有越來越軟的趨勢,不過本質還是硬線,一般的球員一開始使用起來都沒什麼問題,但是久了,隨著年紀的增長,恢復的速度沒有年輕時來得快,慢慢你就知道,為什麼它叫硬線了。(曾經在使用全硬線時,接了一個強發球,一個沒接準,聽到手腕"劈"的一聲,當下就覺得蠻痛的,之後不舒服了一年左右,幾乎每打一次球都要去看一次推拿,後來去照了超音波跟MRI,發現是 TFCC/手腕三角軟骨撕裂,原本準備要開刀接合了,在休息了世界無敵久的三個月之後,很慶幸的,軟組織復原了,從此之後,我再也不用全硬線的配置了,因為當擊球不準確,要撕裂某一個組織的時候,就看是你的軟組織比較強,還是球拍上的線比較強了。)

 

以硬度來說,聚酯線是次硬的球線,大部份的廠商會建議降低10%的磅數,彌補聚酯線的延展性不足,所以在穿線的時候其實不是軟線(尼龍線/腸線)要加10%磅數,而是硬線(聚酯線/克維拉線)要降10%磅數。

有廠商表示角線能產生較大的旋轉,因為能增加磨擦係數及咬度,但實際上,目前還沒看到任何一間廠商能提供數據佐證的,所以,看倌們,參考參考就好。/

tennis string -polyster

天然腸線 Natural Gut

復絲結構,無中心芯線,網球線中的頂級球線,十分的舒適,手感十分的好,單價也十分的高,台灣穿一條大概$1500~1900,它能有效減少震動,減輕對手臂的壓力,彈性好,控球好,咬球好,掉磅速度最慢,在不考慮經濟因素下,是網球線的最佳選擇。

這種線材適合追求高性能和舒適性的球員,尤其是那些對打球感受有高要求的球員,Roger Federer的直線就是採用天然腸線Wilson Natural Gut 16L 26.5 KG,橫線採用聚酯線Luxilon Alu Power Rough 16L 25KG的配置。(預拉)(下方有解釋)

天然腸線的缺點是價格較高且耐用性不如其他線材,(就像是輪胎中的熱融胎的概念,貴,抓地力好,但是不磨耐,害怕下雨),通常需要更頻繁的更換,而且十分的害怕下雨,在下小雨的情況,大概打5分鐘之內就會斷線了。

wilson natural gut

尼龍線 Nylon - 俗稱的軟線

尼龍線(仿腸線)–結構上多種多樣,有復絲結構,單層複合,多層複合,多芯複合等等,是最常見且性價比高的網球線。它耐用性比天然腸線好,提供適中的舒適性和性能,適合大多數初中級球員。尼龍線的價格相對較低,($400~$600)並且能夠在性能和耐用性之間達到良好的平衡,非常適合預算有限但希望擁有良好打球體驗的球員,性價比高,掉磅速度次慢,缺點是較容易跑線跟耐用度較硬線差。

nylon spiral tek

克維拉線 Kevlar

20年前十分的風光,非常的耐用,超強的硬度,極為難打斷的球線,是一種碳素材料,有超越鋼鐵的硬度,密度卻與玻璃纖維不相上下,原本是用來製造防彈衣的材料,被應用到網球線上,20年前,非常的流行,但今日,幾乎已經是被淘汰的線種,因為手感較差,控制力也差,已被現今具有較佳手感的硬線取代。
KevlarStringArt

2. 網球線線徑的差異

網球線的線徑(厚度)對其性能有著顯著影響。不同的線徑會影響網球線的手感、控制力、耐用性和舒適度。以下是不同線徑網球線的特性介紹:

1. 細線徑(18-20 徑)- 市面上找的到的大概最細的線徑是18。

典型厚度:1.10mm 至 1.20mm

特性:手感和控制:細線提供更佳的手感和控制力,使球員能夠更精確地打出球,並能夠更好地感受球的反饋。

力量和旋轉:細線能夠更容易地產生旋轉,這對於依靠旋轉來控制球路的球員來說是有利的。

舒適性:細線通常較柔軟,能夠減少震動,提供更舒適的擊球體驗。

耐用性:細線的耐用性較差,更容易斷裂,尤其是對於擊球力度大的球員來說,通常需要更頻繁地更換。

2. 中等線徑(16-17 徑)-16為主流線徑
典型厚度:1.25mm 至 1.35mm

特性:

平衡:中等線徑的網球線在耐用性和可打性之間提供了良好的平衡。它們在控制、力量和舒適性方面表現良好。

多樣性:這種線徑非常適合業餘和中級球員,因為它們適合多種打球風格和條件。
耐用性:相比於細線,中等線徑的網球線更耐用,但耐用性不及粗線。它們的使用壽命通常比細線更長。

3. 粗線徑(15-16 徑)
典型厚度:1.40mm 至 1.50mm

特性:

耐用性:粗線的耐用性更強,更能承受高強度的擊球,不易斷裂。這對於頻繁更換線材的球員尤其重要。

控制和手感:粗線的手感和控制力可能不如細線,因為其厚度會降低球的反饋感。

力量:粗線通常提供較少的力量和旋轉潛力,因為其無法像細線那樣有效地抓住球。

舒適性:粗線一般較硬,可能會傳遞更多的震動給手臂,對於有手臂問題的球員來說,可能會影響舒適性。

 

以下照片出處來自於Tennis Warehouse,對於他認為越粗的線徑可以提供更多的控制,這個說法,可能是較粗的線徑,球線的彈性較差,線床在擊球時,變形的程度比較低而帶來的控制感提升,More Stiff,總之,球線在變粗的情況下,大概的優點就是耐打了。 

tennis string gauges 1

如何選擇合適的線徑?

在選擇網球線的線徑時,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1. 打球風格:

力量型球員:如果你擊球力度大,選擇粗線可能更合適,以提高耐用性。然而,如果你希望有更好的控制,細線會是更好的選擇。

旋轉型球員:如果你依賴旋轉來控制球路,細線可能更適合,因為它們能更有效地抓住球並產生旋轉。

2. 耐用需求:
如果你經常斷線,選擇粗線或更耐用的線材可以減少更換線材的頻率。

3. 舒適性:
如果你有手臂或肩部問題,細線可能提供更多的舒適感,雖然這也受到線材材質的影響。

4. 預算:
粗線和更耐用的線材可能在長期使用中更具成本效益,尤其是對於經常斷線的球員來說。

線徑還關係到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彈性,17線徑的彈性會是15線徑的兩倍(100%),較好的彈性導玫擊球時較低的動態硬度,所以當你為了增加耐用性而使用粗線,將會發現擊球聲音沒有像細線那麼清脆;如果提高的了磅數,擊球聲可以變得像細線一樣清脆,但同時床的硬度也增加了許多。

要釐清一個觀念,選擇球線是為了手感,而不是擊球聲音,原則上,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或是不易打斷球線的情況下,選越細的越好。

3. 網球線磅數的差異?

控球 vs. 力量

• 高磅數(55-65磅或更高):

控球:高磅數增加了對球的控制。網球線在擊球時不會過度拉伸,提供更穩定和可預測的反應,這使得球員能更精準地把球擊到目標位置。

力量:力量較小,因為更緊的網球線不會像低磅數那樣讓球從網球線上反彈得那麼多。

低磅數(55磅以下):

力量:低磅數提供更多的力量。網球線在擊球時會拉伸得更多,像彈簧床一樣將球以更大的力量彈回。

控球:控球能力減弱,因為球在網球線上停留的時間更長,這可能導致擊球的精準度降低。

手感和舒適度

高磅數:手感較硬,對手臂的衝擊較大,尤其對有網球肘等手臂問題的球員來說舒適度較低。由於網球線的移動減少,更多的衝擊力會傳遞到手臂上,高磅數在擊球時,球停留在球拍上的時間較短,擊球較清脆。

 

低磅數:提供更柔軟、更舒適的手感。增加的網球線移動減少了傳遞到手臂的衝擊,對有手臂問題的球員較為友好,球停留在球拍上的時間較長,能有較多的手感表現,也依賴較多的手感控制。

tennis player strings tension 1

旋轉

高磅數:可能提供更多的旋轉,尤其是對那些能夠自己產生旋轉的球員來說,球可以更好地抓住網球線。 低磅數:也能增加旋轉潛力,特別是對依賴「彈簧效應」的球員來說,網球線的更多移動有助於產生上旋。

耐用性

高磅數:可能導致網球線更快斷裂,因為網球線承受了更多的壓力。 低磅數:一般更耐用,因為網球線不那麼緊繃,承受的壓力也較少。

選擇合適的磅數:

進階球員:通常喜歡高磅數以獲得更好的控球,尤其是那些能自己產生力量的球員。

休閒球員:可能會選擇低磅數以獲得更多的力量和舒適性,特別是如果他們擊球的力量較小。

找到合適的磅數通常需要一些試驗,因為這取決於你的打法、身體狀況和個人偏好。

職業選手穿線的磅數

tennis player strings tension

4. 網球線的組合

看到這裡,你應該有個概念每種線的特性跟大概有一個想要的選擇。 

那麼我們來說說,現今最主流的穿線方式 — 子母線的搭配。

簡單來說,就是選用不同的線種,採用不同的特性,來搭配直線跟橫線,學長我目前使用電子拉磅機穿線跟以下配置:

直線 – Volkl Cyclone 10角硬線 18 gauge, 48磅, 預拉 10%, 恆拉
橫線 – Babolat Spiraltek 單芯復絲軟線 16 gauge, 51磅, 預拉 10%, 恆拉

這樣子的配置,我大概打5~10次斷線,蠻不錯的節奏,個人覺得這樣的配置,以掉磅的體感來說,大概在第一個禮拜後, 一樣的揮擊,打出去的球會長一顆球的距離,第二個禮拜會再長一顆球的距離,接下來就差不多了,然後大概1~2個月斷一條線。

 

曾經試過直線跟橫線交換穿,這樣的配置,手感的確比較好,不過在直線穿51磅的情況下,軟線比較容易跑線,不太喜歡(要上到54磅才比較不會跑線,這個時候又覺得太硬) ,大概打3~5次就會斷線了,有點太傷口袋跟重新穿線的時間就是了。

原則上,因為擊球刷球方向的關係,直線的手感佔了七成,橫線則是三成,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把主要想要的手感放在直線,橫線做為輔佐。 (大部份直線要的是手感,橫線要的是彈性,在不考量經濟因素的情況下,如果在考慮經濟的情況下,就會不同的選擇了,所以在口袋夠深,能支持你,直線使用腸線的人,原則上在器具上,就優先了一步)

PS:曾經在瘋狂練球的那段日子, 可以一個下午打斷一條硬線,那時候的我可以決定用球拍的什麼位置擊球,而擊球點越集中,越容易斷線,現在的我只能盡可能的用甜區擊球了)

 

S 5537953 0

5. 換網球線的頻率

簡單的建議

一週打幾次球,一年就換幾條線。

例如:

一週打1~2次;半年到一年換一條線

一週打3~4次;3~4個月換一條線

一週打5次以上;2~3個月換一條線

 

 

保持球線的新鮮度,才不會因為掉磅跟球線的磨損,(球線的磨損會造成線床變形再回彈的範圍變大,造成控球下降)而變成你要改變姿勢去適應不在狀況內的球線。 

減少變數,才能提升你的學習曲線,建議至少半年,換一次球線,你才知道什麼是咬球的感覺。 

 

曾經有一個跟我們學球一年的學生,在經過推薦換線之後表示,天啊,原來這才是咬球的感覺,我之前都不知道在打什麼的。 

 

所以,這個費用,不要省。

 

6. 台灣網球線價格參考表

以下價格參考及功能建議出處為 元豐東運動用品專賣店/台中市青少年網球推展協會

品牌,型號,線徑費用功能建議項目
BABOLAT VS TOUCH 16.171900頂級羊腸線最多選手使用
Luxilon ALU-Power Rough+VS 1300費德勒羊腸線搭配款
Babolat Hybrid RPM Blast + VS 1200黑八角加羊腸線/絕佳手感
BABOLAT XCEL 16800力量&舒適最接近滿分的類羊腸線
Luxilon 4G 16L ROUGH750強力威力款
Luxilon 4G 16L750威廉絲姐妹
Wilson NXT 16750NaturalUSRSA評鑑第一名類羊腸線
TECNIFIBRE X-One Biphase700喬帥專用頂級類羊腸線.舒適手感款
TECNIFIBRE TRIAX HYBRID 3D700第一款採用Co-polyester的科技腸線
X-One Biphase+ALU-Power Rough700頂級類羊腸子母線搭配款
Luxilon Big Banger ALU-Power  700耐打,速度ATP.WTA最多選手使用款
Luxilon Big Banger ALU-Power Rough700費德勒.莫瑞專用硬線
HEAD HAWK POWER 17700爆發型玩家設計
TECNIFIBRE NRG2650法國人工複絲腸線
HEAD HAWK 17600HEAD旗下選手共同研發(超推手感)
HEAD Hawk Touch 17600HEAD旗下選手共同研發的祕密武器
Luxilon M2600沙拉波娃專用線
TECNIFIBRE Duramix 16600黑法國頂級舒適控球類羊腸線
TECNIFIBRE XR3 550舒適,POWER類羊腸線
Babolat RPM Blast Rough 550RPM新進化.加上壓紋製程.讓球速更快
BABOLAT   RPM 17550納達爾專用黑八線
Luxilon Savage 16550六角設計最佳旋轉
WILSON SHOCK SHIELD500三角凝膠吸震網球線
WILSON HOLLOWCORE 16500以HOLLOW 空氣力學科技系列為概念
Wilson Sensation 16500舒適度與擊球手感絕佳的高性能網線
TECNIFIBRE BlackCode 4S500強化版四角線
BABOLAT RPM POWER 17500Thiem使用款
BABOLAT RPM Soft 16500RPM 系列中最柔軟、最舒適
HEAD LYNX TOUCH 17500更快的揮拍增加了控制和旋轉
Ashaway Kevlar 17+硬線(美製)500美製克維拉子母硬線搭配
Signum Pro Firestorm 17500炎爆Matteo Berrettini使用款

7. 結論

female tennis player with tennis racket and tennis strings

初學者不要太在意球線耐不耐用,等你有能力打斷線了,再來思考這個問題,磅數一般來說建議先從48磅開始,隨著你的感受再來調整,學長建議男性直線使用聚酯線(硬線),橫線搭配 尼龍線(軟線),(女生則相反)來做為上手的球線,這樣能讓你有機會斷線,跟在擊球不準確的時候,能透過軟線來保護你的軟組織,減少運動傷害,增加運動樂趣及享受網球的過程。

如果不知道什麼樣的球線適合你,可以來報名網球課程或是找專業的Mst網球用品店,教練及穿線師會針對你的打法風格,身體素質及打球頻率來給你建議哦。

“What you have in your mind is usually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r talk about you.”

Danil Medvedev